听新闻
放大镜
每个孩子都能奔向星辰大海
2022-01-27 10:30:00  来源:检察日报

  “检察官校长,谢谢您教我用思辨的角度看问题,教会我知法学法懂法。”在广东省茂名市检察机关组织的一次检察开放日活动后,一群来自茂名市田家炳中学的学生围着检察官说着自己的感受。

  近年来,茂名市两级检察院致力于打造专业化、法治化、社会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拓展普法维度,用心构建法治篱笆墙;积极引入心理专家、社工等社会力量,用情编织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暖心网,先后有多名未检检察官荣获“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称号。

  个性化帮教为迷途少年点亮灯塔

  “我那会儿最怕接到小明(化名)妈妈的电话,就怕她跟我说,小明又不肯去观护基地上班了。”茂名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丽回忆道。

  小明因寻衅滋事罪被茂名市茂南区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该院专门为他制定了为期4个月的个性化帮教方案。小明在单亲家庭长大,与母亲缺乏沟通,对帮教缺乏了解,对到观护基地上班也有排斥心理。经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人士的多维帮教后,小明转变认识,顺利通过考察。

  茂名市检察机关以观护基地建设为依托,稳步推进罪错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目前,全市共建设观护基地31个,2021年共有30名罪错未成年人在观护基地顺利回归社会。

  “从事未检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司法理念的转变,以往是就案办案、案结就完事了,现在是案结事不了、功夫在案外,更注重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和健康成长的下半篇文章。”茂名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杨秋玲深有感触。

  茂名市检察机关在未检工作中,积极转变司法理念,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有效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2021年,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不捕不诉率分别是46.48%和25.43%,较2020年分别上升了29.72%和5.05%。

  2021年2月,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委托茂名市电白区检察院对小兴(化名,被附条件不起诉)进行异地帮教。当时小兴即将高考,但因违法犯罪情绪低落,无心学习,且不听父母管教。为更好帮助小兴完成学业,电白区检察院根据小兴的情况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调整小兴的心态,开展亲职教育,缓和了小兴与父母的关系。在考察结束前,小兴如愿考上了大学。

  为使罪错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实现帮教效果最大化,茂名市检察机关积极引入心理专家、社工等专业社会力量,与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形成帮教合力,构建起“检察+学校+企业+心理+社工+社区+家庭”七位一体的帮教体系,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完善异地帮教机制,让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之路跨越山海。

  多元化救助为困境少年撑起晴空

  2018年,一场车祸改变了小红(化名)的命运,从此她失去了右腿。信宜市检察院在办理这起交通肇事案时发现小红一家处于经济困顿状态,大额的医药费用亟待支付。信宜市检察院及时为小红申请到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引入心理咨询师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小红能否阳光乐观地成长,一直是未检干警的牵挂。此后4年,信宜市检察院一直对她进行回访、跟踪和帮助。

  2019年4月,信宜市检察院通过实地勘查、走访群众、调查证据、查阅资料后,发现小红发生车祸的路段存在严重的交通隐患,遂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按照道路安全规划要求落实好交通安全设施和警告标志。半个月后,路段得到有效整改。

  此案是茂名市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及时给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心理救助、复学安置等多元化救助的典型案例,同时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在接到督促监护令后,小甲(化名)的母亲深感愧疚,表示今后要兼顾好工作与家庭,尽心尽力做一名合格家长。茂名市茂南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发现监护缺位是犯罪嫌疑人小甲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遂向小甲的母亲宣告并送达督促监护令,指导她加强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如发现小甲有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和训诫。

  茂名市检察机关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17年以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911人,同时积极运用督促监护令、支持起诉、家庭教育指导等手段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立体化普法为青少年打上法治疫苗

  “上了这门课后,我知道了不要欺负别人,放学要走大路。”听了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带来的一堂预防校园欺凌法治课后,茂名市方兴小学一名学生颇有感悟。

  整合检察院和学校资源,依托检察机关专业法治力量共同构建法治校园,已成为茂名市各学校的共识。目前,茂名市两级检察院共有142名检察官兼任法治副校长,已经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650余场次,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校线上普法全覆盖。

  为使普法宣传接地气、聚人气,茂名市检察机关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吸引青少年关注。茂名市检察院推出检察官卡通形象“铭铭”“蔚蔚”,拉近了与青少年的距离。茂名市电白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在电白中学举办“法律护航放飞梦想”法治文艺晚会,增添普法趣味性。茂名市茂南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举办“防范校园暴力及欺凌”青少年儿童手抄报创作大赛,收到3000多份投稿,学生们纷纷画出对防范校园欺凌的想法……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工程,普法范围需要不断延伸。茂名市检察机关将家长、老师、基层干部三大群体纳入法治教育范围,实现未成年人立体化多层次的保护效果。茂名市检察院组织开展面向家长的“好心茂名检察官以案说法”系列法治宣讲活动,指导家长给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信宜市检察院联合市教育局组织“信宜市中小学校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联合市妇联为全市19个乡镇(街道)的7000余名基层干部开展“关爱女童护苗成长”专题培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共建共治共享质效。

  身处智能化时代,茂名市检察机关紧跟时代步伐,让法治宣传走上了云端。茂名市两级检察院全力打造了4部微电影,将真实案例搬上银幕,使普法宣传真实可感。茂名市检察院在未检办成立之初就创办“茂名未检”微信公众号,发布青少年感兴趣的普法作品,搭建起与青少年沟通联络的网络平台。此外,该院创新设立“检爱法治课堂”,在全省率先搭建与教育专线链接平台,干警通过此平台对在校青少年开展法治宣讲。

  “下一步,茂名市检察机关将优化未检机构组织,以更优检察履职助力司法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同向发力,全力构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王辉华表示。

  编辑: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