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说初心』何璇:不求花开肆意遍野芬芳,只愿始终如一绿意盎然
2019-09-19 16:44:00  来源:泰兴市检察院

  花开即死亡,凋零且重生。

  ——村上春树

  相比较于花儿的一时惊艳,我更喜欢桌边的绿萝,坚韧而善良。有时因工作需要,外出多日才回来给她浇水,她也不曾因为一时的冷落而枯萎泛黄。

  萌芽翘首

  我是在2007年9月的时候加入到检察院的工作中来的。我还记得那时检察院还没有食堂,交通也没那么便利,中午吃饭还得赶到四公里外的乡下去,所以多半的时间都花在路途上。

  但我并没有觉得累,每天上下班都边骑车边哼歌,因为职业的新鲜感和神圣感、邻里邻居欣赏和夸赞让我觉得当一名检察官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让我在工作中充满了破除万难的锐气。

  那时我办理的一起合同诈骗案,被告人自始至终巧舌如簧,百般狡辩,将一起精心设计的诈骗行为伪造成了一个看似合法的工程经济纠纷。凭着心中对正义的追求,对邪恶的憎恶,我在法庭上义正言辞地用证据和分析一一戳穿了他的谎言,当时想的是能尽我的努力将案件办得漂亮一点。

  然而在庭后走出法庭时,我被一名残疾的中年人拦下,他紧紧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我知道这些人即便判了,我们这些残疾人企业也不一定能拿到钱,怪就怪我们错信了他,但是就凭你在法庭上对那个骗子毫不留情的训斥和一针见血的批判,我们的心里已经好过多了,这么多天内心的窝囊气也总算消了一大半。”

  当时的我很震惊,是什么会让一个中年男人在法庭外当着很多人的面差点向一个小丫头片子差点跪下呢?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工作,是我们身上这一身检察蓝啊,有了这一身检察蓝,有了我们想要保护的东西,面对罪恶、面对狡猾,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风雨洗礼

  虽说自古英雄皆孤独不能用在检察官身上,但有时候在法庭上确实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记得还是在办理一起诈骗案过程中,被告人家属多次闹访,被告人认罪态度极差,庭审过程被告人家属起哄、嘘声一片,庭审进展坎坷曲折: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同步录音录像的质证、辩方证人出庭等一应俱全。

  面对这一疑难案件,我通过条理清晰的讯问,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向法庭揭明了真相,查明了案件事实,更有力地指控了犯罪。

  但由于旁听的大都是被告人家属,由于庭审中的激烈辩论和对被告人犯罪目的赤裸裸的揭示,庭审过后,我被大量该被告人的家属围攻、辱骂,虽时刻牢记自己公诉人的身份,谨慎控制自己的言行,但内心甚有一种孤独的苍凉感。

  与此同时,我甚是感激我们检察系统内对年轻人的培养从业务素能抓起,让我这样一个年轻干警能够和全省精英交流学习,通过高强度、高精度的竞赛,我积累了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经验,而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以及公诉技巧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于心态的历练。

  听到业界前辈李勇说他白天处理对外公务,晚上正常加班到十点编写调研文章、思考心得、编发公众号,以更精准的法律素能迎接疑难案件的挑战;听到业内大咖王勇讲他常常思考一个案件走向和法律适用而整个月失眠,因为只要一个法律细节处理不好,就可能会错办他人的人生,甚至会引起很大的社会舆论和公众对法律的质疑。

  这些,让我知道法律不是我们手中的儿戏,我们办理的不是案件,而是他人的人生;让我体会,我们不应该感到苍凉,而是更加坚定;让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一个专业都有更成功的前辈和更刻苦的钻研。在这些传奇面前,我知道我们并不孤独,我们必须更加严格地对待今后的工作,坚定为检察事业贡献热血的初心。

  初心恒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的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检察事业的热情未曾改变;不同的是随着阅历积累,不断学习,对于许多难案要案的畏惧之情不再。

  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我都会保持着一颗虚心求教的学徒之心,保持着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赤诚之心,坚守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原则,既不让任何一个触碰法律底线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也不让任何一位遵纪守法的平民百姓含冤受屈。

  四季轮转,不求花开肆意遍野芬芳,只愿始终如一绿意盎然。

  编辑: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