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检察院第二批省院机关党员干警“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要求,10月11日至10月17日,泰兴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赵习芳迎来了她的跟班学员——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吴文昊。
跟班对象
赵习芳
赵习芳,泰兴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她致力于关爱保护“事实孤儿”工作并在全国推广,推动国家12个部委出台政策解决全国50万名“事实孤儿”生活保障问题,相关做法被写进全国、全省“两会”检察工作报告,相关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先后荣获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泰州市第三届“十行百星”之政法之星、泰州市“最美志愿者”、泰兴市十佳岗位女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她带领下,第四检察部未检办案团队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打造的“满天星”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室获评“全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跟班人员
吴文昊
吴文昊,现任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四级检察官助理。协助撰写的多篇总结材料、经验文章被高检院、省扶贫办等转发,审核修改向高检院报送的“孙某彬司法救助案”入选高检院十佳国家司法救助案例。同时,他还参与协助“远程司法救助系统”功能的修改完善,并最终完成该系统在全省检察机关的部署与上线运行工作。
金秋十月,非常荣幸能够作为跟班人员参加省院组织开展的“跟班学习找差距”活动。为提升学习效果,本次省院跟班活动特意安排向不同检察业务条线的先进典型学习,我跟班学习的对象是泰兴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赵习芳,从知识产权检察到未成年人检察,对于从未接触过未检业务的我来说是既兴奋又紧张。
周一上午来泰兴报到,初见赵主任,一头干练的短发,略带些口音的话语热情又和蔼可亲,但随之而来雷厉风行的工作状态让我不由敬佩。没想到“事实孤儿”口中的检察官妈妈在工作中是此般风风火火,脚下的步伐自信而又坚定。
在这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中,我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深度参与基层未检工作,工作内容丰富多样,时间安排紧凑充实,只叹时光短暂意犹未尽。
学杨根思精神,坚守未成年保护初心
近期恰逢电影《长津湖》热映,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迹被大家热议,正在规划本周工作的赵主任告诉我:“在案的几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帮教,我计划带他们去学习杨根思精神。”
对涉案未成年人特别是附条件不起诉人开展持续帮教工作是未检的一项重要职责,帮教是否到位直接影响附条件不起诉的成效,这个红色教育非常特别,我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赵主任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的告诫涉案未成年人:“你们要学习领悟杨根思的英雄事迹,懂得珍惜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安宁啊!”
赵主任告诉我:“这些孩子平时大多缺乏家庭的监管,也不上学,我们的监管非常重要,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
此刻我深感未检工作的难度之大,是什么让她坚守这份责任?我想一定是杨根思精神在泰兴生根发芽,“三个不相信”精神已不知不觉深入人心。
“一切为了孩子”,不懈推动“事实孤儿”救助帮扶
在来学习之前,我一直对赵主任推动“事实孤儿”这项工作即钦佩又好奇。
赵主任说:“带你去见见我帮助过的‘事实孤儿’,你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经过安排,赵主任还邀请了教育局心理咨询专家与我们一同走访曾经帮教过的“事实孤儿”元元。
在去的路上,赵主任向我介绍,走访对象“元元”在还不满1周岁的时候,父亲自杀身亡,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年幼的她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与孤儿无异。多年来她经常去看望元元,但也坦言,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为继,像元元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稳定的生活保障。
“我跑遍了民政局、教育局、妇联、团市委各个部门,不断把救助“事实孤儿”的理念传递出去,就是为了彻底解决像元元这样孩子的生活保障问题。”
因为她的坚持,法治向前进了一小步,因为她的坚持,换来了更多孩子的健康成长。来到元元家中,现在的元元已经长大了,虽然还有许多心理障碍需要克服,但相信她在检察官妈妈和全社会的关心下会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以求极致的工作态度,提升办案精度
未检业务少不了案件办理,我的另一项跟班学习任务就是协助办理一起未成年人强奸幼女案。
刚看到基本案情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认为本案中的行为应当构成轮奸,符合强奸罪的结果加重情形,赵主任提醒我:“这个案件你还是多多思考,不要着急给出答案。”
赵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我,我这才想起相关罪名的司法解释我并不熟悉,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条款我还未认真学习,匆忙下定论也暴露出自身工作浮于表面、缺乏钻研精神。
在翻阅所有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后我才发现,在本案行为的定性问题上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在案件讨论过程中,赵主任思路清晰,对案件事实把握非常准确,一眼就发现了案件症结所在。
在听取大家讨论意见后,她对案件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告诫我们办理每个案件都应当有求极致的态度,不能放过任何疑点,因为我们办的是犯罪嫌疑人的人生,更是未成年人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以持之以恒的热情,把法治宣传带到每个校园
刚来报到的时候,赵主任就交代我:“小吴,你这次来,我要交给你一个非常有意义任务”。原来为了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传,赵主任指派我为大庆路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一次法治讲座。
对于上台讲课零基础的我来说,内心一度忐忑不安,但想到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学生,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明天,我又充满信心。
“讲课要有针对性,要以小学生听得懂的方式讲述”,在赵主任和部门同事的细心指导下,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主题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法治课。
赵主任语重心长地说:“润物细无声,法治进校园就是如此。我们做的是法律的播种者,只有种下这粒种子,才能让孩子们的人生有所收获。”
心得体会
充实的跟班学习安排似乎加快了时光流逝,我至今还保留着刚报到时的那份兴奋与喜悦。
在这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问题思考不够深入,遇到困难缺乏克服的勇气和韧劲。
赵习芳主任求极致的工作作风、对未成年人检察事业的责任与担当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从点滴积累,不懈奋斗,点亮属于自己检察事业的光芒。
英模就在身边,榜样常伴左右,我将朝着赵习芳主任这盏明灯的方向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