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跨部门合力保护公益
2020-07-21 11:11:00  来源:检察日报

  “自跨部门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建立以来,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沟通协调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解决。我们院公益诉讼立案数、诉前检察建议制发数同比都得到新提升。社区检察室的功能也被重新激活。”近日,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纷纷表示,“现在的公益诉讼工作更实、担子更重,但也更有成就感了。”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激活社区检察室职能,该院创新办案模式,跨部门组建公益诉讼专业化办案团队,将3名社区检察室检察官充实到公益诉讼办案团队中,于是就有了公益诉讼检察官和社区检察室检察官携手合作,凝聚公益保护合力的故事。

  2019年6月,该院社区检察室检察官老朱获取了一条基本农田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公益诉讼线索。一家企业先后在区内某镇租赁1000多亩土地用于综合养殖和农业旅游。2018年6月,群众向监管部门举报称该企业将基本农田用来养鱼,违反了土地管理规定。监管部门调查发现属实后,立即督促企业整改,然而,至2019年6月仍未整改到位。

  获取该线索后,老朱及时将情况告知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同时运用自己多年在村镇社区“摸爬滚打”的办案经验,就造成的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会同公益诉讼部门联合拟定调查取证提纲。

  经查明,该案存在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基本农田改变使用性质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等情况。立案后,老朱又发挥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特点,与办案团队一起分析,“如果直接制发检察建议,会显得比较生硬。我们得最大限度争取行政机关的理解和支持,更快恢复受损公益,所以可以先牵头相关单位对涉案企业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实现共赢。”

  根据老朱的提议,办案团队会同区监管部门、某镇政府对涉案企业进行了约谈,并形成了整改方案。然而,涉案企业仅进行了部分整改,截至当年8月,整改尚未完全到位。

  经过研判分析,办案团队对监管部门制发了诉前检察建议。监管部门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表示,希望借力检察机关一同督促、跟进涉案企业进行后续整改。此时,老朱再次主动请缨,表示其所在的检察室距涉案地较近,可以随时跟进检察建议落实整改情况。两个月的时间里,老朱多次赴涉案企业跟进整改进程。最终,企业完成了整改,守住了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编辑: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