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全民阅读】听听书香检察朗读者的声音(1)
2020-08-25 15:50:00  来源:泰兴市检察院

  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去静静感悟一本书,方知人在路途不孤独。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气质;阅读,则是一座城市的的靓丽风景。

  为深入并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市营造“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泰兴市全民阅读办从制度建设、指标设计、平台打造、活动组织入手,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书香机关、书香村居、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家庭创建活动,按照有固定阅读场所,有多层次阅读参与者,有常态化阅读机制,有品牌化读书活动等“四有”标准开展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五香泰兴”全民阅读品牌。

  听听来自书香机关——泰兴市人民检察院的朗读者们的声音,感受书润身心吧。

  自律,是治愈一切迷茫的良药

  01

  自律,是治愈一切迷茫的良药

  朗读者:戴瑨

  曾有一个年轻人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倾诉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遇到的诸多人生困惑。

  杨绛回信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像年轻人这样状况的人,生活中并不少见。

  我们常常短暂性踌躇满志,却长期性混吃等死,一边迷茫,一边焦虑,凌晨熬夜、中午赖床、柠檬成精、拖延成瘾……

  其实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你太懒了!

  真正想要变好的人,都在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不会把改变的渴望停留在脑海里,因为他们都在改变中明白:

  自律,才是治愈一切迷茫的良药。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自律。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10年之后的模样?

  去年,网上有个话题#10年挑战#,很多人都上传了2009-2019年自己的变化。

  有些人10年前狠下了心,不安于庸庸碌碌,开启自律生活,读书、写作、学习专业技能、磨炼表达技巧,10年后大变了样,从原来胆小怯懦的内向者变成了现在淡定自若,专业自信的公司高管。

  有些人依旧懒懒散散,模样没变多少,体重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10年如一日过着平平无奇、不起波澜的生活,除了皱纹在提醒老去,物价上升在提醒世界变化,自己本身始终停留在舒适区。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话: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不是无法抗争的天灾,而是可解决、可迁移、可改变的小障碍。

  如果总是消极被动地去生活,日子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一年后的你还是原来的你,只是老了一岁,痛苦也还是痛苦。

  但当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的时候,痛苦就会成为珍珠蚌中的小沙粒,终有一日,会光彩夺目,拂去一袖尘埃。

  演员彭于晏为了让自己在拍戏时有更真实的表达,每拍一部电影,就死磕一项技能。

  至今,他除了是演员外,还是哥伦比亚经济学学士、海豚训练师、专业自行车手,除此之外,他还会冲浪、体操、手语、泰拳、巴西柔术等多种技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长久自律换来的,是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亮眼的成就。

  雪山的长夜来自泰兴检察00:0002:32

  02

  雪山的长夜

  朗读者:肖婕

  当你的眼睛适应了真正的黑暗后,你会发现黑暗本身也是一种明亮。仰望天上的星星,我觉得它们当中的哪一颗都可以做我身边那盏永久的神灯。而先前还如花一样 盛开的人间灯火,它们就像我爱人的那双眼睛,会在我为之无限陶醉时,不告而别,抽身离去。

  现在想来,死亡就像上帝撒向人间的迷雾,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它能劫走爱人的身影,但它奈何不了这巍峨的雪山。有雪山在,我的目光仍然有可注视的地方,我的灵魂也依然有可依托的地方。

  我感谢这失眠的长夜,它又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凌晨的天空有如盛筵已散,星星 悄然隐去了,天空只剩一星一月遥遥相伴。那月半残着,但它姿态袅娜,就像跃出水面的一条金鱼。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那也是熄灭在光明中。

  《梁家河》节选: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来自泰兴检察00:0005:24

  03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朗读者:叶晶

  立春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人们的身上。远处的山上冰雪正在消融。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几句话,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

  85岁的梁有昌一个劲儿地拍手,脸上挂着泪珠。看着梁有昌,习近平动情地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说:“老梁是这儿的长辈了,老梁的儿子都有了孙子。咱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习近平接着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情真意切的话语,如春风阵阵,拂过乡亲们的心田,赢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热泪……

  1975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这已是他第二次回来乡亲们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回来是在1993年。

  1993年9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时隔18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村。当时,他挨家挨户看望了乡亲们,并和大家“约定”,下次回来一定带着婆姨。

  他叮嘱大家:“山上要治理,沟里要打坝,山上要种经济林还要种果树,既要解决肚子吃饱问题,还要解决文化问题他还特意为每家每户送了一个电子时钟,让孩子们上学用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那天中午吃的是羊肉,习近平吃了两大碗,说:“离开梁家河后,再也没吃过这么香的羊肉。”

  他后来回忆起这一次回梁家河时的情景,写下了这样段文字:“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习近平牵挂着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1993年回来,他给乡亲们带了茶叶等礼物。2015年春节前这次回来,他又自己出钱给乡亲们采办了米、面、油、肉、春联、年画等年货,家家都有,并送上祝福:“全村父老乡亲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编辑: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