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我分析了泰兴人2018年248件醉驾案,总结出避雷指南,要不要看?
2019-02-26 15:38:00  来源:泰兴检察

  普法永远在路上——但,别喝酒上路哈。

  你我都已经知道,《流浪地球》给全民洗脑的就是,北京市第三交通委的那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甚至一度引发媒体造句热潮。其中造句最多的,就是危险驾驶的:道路千万条,拒绝酒驾第一条,喝酒若开车,亲人两行泪。

  今天,我把我院办理的泰兴市2018年度所有危险驾驶案件看了一遍,为了你们不流泪,我选择自己流汗——给泰兴人总结一份避雷指南。

  以下案件全部为泰兴发生的。

  首发避雷指南

  第一类:常见款

  首先,248起案件中有一半以上是下面的情况

  应酬聚餐喝完酒,直接开车回家,碰上交警,一呼气,走,测试血液中酒精含量去!

  结果酒精含量超80ml/100mg,涉嫌危险驾驶,刑事案件流程走起。

  如今因为广泛宣传,很多人都有了喝酒不开车的意识,即使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一天两顿酒少不了,但已经有要么不喝酒的女性开车、要么叫代驾的意识。

  我依然还是不喜那类用尽各种方法劝人喝酒的那种人,没有法律意识,不知道出意外也要担责。

  但有一类现象我劝诸位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乡下没有交警查酒驾,大胆开。凡事没有假如,如果你在乡间小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一样会被查到酒驾。为了自己,请不要假如。

  第二类:隔夜款

  有时候,隔夜酒依然在你的血液里徜徉

  所有案件中,有一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按理来说,有前科劣迹的人不少,但如果两次都是同样的罪名,并且都是危险驾驶,那就有点玩味了。

  此人曾因危险驾驶罪,2014年3月21日被浙江省缙云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

  时隔4年,再次危险驾驶——连驾照都没有,还以为自己有了经验可以避免被抓。

  吃饭时喝了五六两的牛栏山白酒,晚上被老婆开车接回家,第二天早上5点半左右,因琐事就驾驶宝马轿车回老家找邻居理论盖房子的事情,两人起了争执,对方就报警了。

  结果酒精呼气,涉嫌危险驾驶。

  本以为都隔夜了,自己也清醒了,自然没问题,实际上,每个人解酒能力有差异,24小时才是相对保险的。

  这样涉罪,你愿意么?

  还有一个总结比较有意思,不少犯危险驾驶罪的,喝的竟然都是牛栏山(绝不是广告)。

  第三类:只是发动了汽车没开远?

  距离再近,喝酒后你都付诸行动了,依然是危险驾驶

  “一行人深夜在酒吧喝醉之后,因与酒吧门口的烧烤摊店主发生口角,戾气冲头,便从汽车后备箱里拿出一把长约40公分的砍刀向人群挥舞着,随后两拨人扭打起来。知道有人报警后,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检查,他钻进一辆白色小轿车的驾驶室内。一分钟之后,车子缓缓向前挪动了一、两米,便被酒吧保安拦下了,派出所民警也及时赶到了现场将犯罪嫌疑人他当场抓获。”

  “我只是发动了汽车,没有踩油门,车子就往前移动了。”他如此辩解。

  那么,仅仅发动了机动车是否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驾驶行为呢?

  结合我国醉驾的现状,对驾驶行为应予以合理界定。“驾驶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运行机动车的意图自主发动机动车引擎或实际运行机动车的行为。

  驾驶行为的本质是指行为人对机动车的自主控制。另外,从认识因素方面看,不要求行为人对“道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法律含义有准确的理解,只要对上述要素的社会意义有一定认识,就可能会构成犯罪。

  在本案中,他明知自己在醉酒状态下发动机动车的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危险驾驶罪。

  最后,他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五百元。

  也许,你喝酒后,力气大,可以考虑推着车,不发动,慢慢走……大电动车也可以这么推,摩托车也可以。

  第四类:车停人家门口,只是挪一挪

  很多危险驾驶案案发,始于纠纷

  只要你在酒后发动汽车就算酒驾,那么,在小区、停车场内挪车也需要发动汽车,这,也是酒驾。。。切记!!!

  案件中,一人在市中心饭店吃午饭,喝了七两五左右的白酒。下午2点左右,开车从饭店出来,把车停到沿巷子里的路一老奶奶家附近。

  他在附近亲戚家一直打牌到晚上9点多,结束后出来找车,看到车旁边围了一群人,一个老奶奶说他把车停在她家门口挡到路了,他就上车把车子往后倒停在巷子口。

  刚把车停好交警就到现场了,先对他进行吹气式酒精测试,结果是170多。

  第五类:将车借给喝酒的人,也有问题

  这个案件,等判决后我予以报道。

  为什么每年都在大力宣传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危险驾驶案件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侥幸心理——上次就没被查到嘛!我酒量可以的!就挪动一下,也没啥事!都过了一晚了,应该没问题!

  正是这些想法,让你触犯了法律。

  避雷指南总结了这么多,还是那句话——能不喝就不喝,营造氛围的方式很多,是时候创新了,文明用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另外补充一点数据:

  “醉驾”时间:集中午饭晚饭和夜宵后,如今还有泡澡后。

  不少情况下:男性醉驾送婚外女友。发案频繁。

  (当然,还有一起是喝酒后,男方委托另一男性朋友开摩托送自己老婆回去,结果男性朋友开车转弯不稳,把对方的老婆从车上摔出去,对方老婆就借机索赔,要求没满足,报警解决,结果被查出酒驾了……)

  希望今年的危险驾驶案数量再降低。

  编辑: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