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进入初秋,天气依然炎热,位于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莲花村刘名榜故居前的莲花开得繁茂,开得热烈。百亩莲塘,正以摇曳多姿的奔放,演绎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趣。
阵阵清风来,盈盈荷花香。天空的热情,足以将任何美都灼伤,却唯有莲,竟傲然地占领着整个池塘,咬定“沃土”不放松。如果风雨来临,任风摇晃着它的身体,任雨鞭打着它的花瓣。狂风暴雨过后,又会是一株清新的莲。它早已将外界的风雨作为自己独有的训练方式,练就了一颗坚韧的内心。
穿过一条小河,走进刘名榜同志故居纪念馆,详实的图片、破旧的棉被、简朴的家具,凝聚着战争烽火、革命年代和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时代烙印,诉说着老一辈检察人的清廉风范和铁骨忠魂,点燃了每一个参观者的红色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严寄洲拍摄的电影《五更寒》,主人公原型便是刘名榜。刘名榜1902年10月出生于佃农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河南省检察院撤署建院后,刘名榜成为第一任检察长,从1955年3月至1967年10月,任职12年。
“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任检察长期间,他一心为民,从不搞特殊,从不违背原则,从不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利益。”导游告诉我说,并讲述了几个他生前的故事。
刘名榜的儿子在机械厂当电焊工,眼睛几乎失明,他也没帮其调换工作。他的孙子高中毕业,知青办主任跟刘名榜说:“莫叫他下乡了,在县城安排个工作,没有人抬杠。”但刘名榜坚决让孙子下乡锻炼4年。爱人去世后,当组织上安排其孙女照顾他时,他坚决不让孙女领工资。他说:“我的孙女,照顾我是天经地义的,我不找她要伙食费,她也不能领工资。”
刘名榜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穿土布衣服、布鞋,吃腌咸菜,生活用品哪怕再旧也舍不得换,仅有一双皮鞋,只有到北京开会或参加重要活动才穿。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回到新县,把带回的公物全部交还单位。
晚年,刘名榜常年住在大山里,他总是爱站在山上眺望郁郁葱葱的山岭,久久不愿离去。这绿水青山给予他生命,给予他坚守革命根据地红旗不倒的环境,这里的人民群众给予他难以割舍的亲情。1985年4月,刘名榜因病逝世,享年83岁。青山有幸埋忠骨,最后,他安眠在故乡的泥土中,继续守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历史的云烟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淡去,但是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刘名榜的精神却如同门前盛开的朵朵莲花,清香致远。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会见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刘名榜的孙女刘小妹就是其中一位。当总书记知道刘小妹是刘名榜的孙女后问:“刘名榜不是电影《五更寒》里的‘刘拐子’吗?”刘小妹说:“是的是的,爷爷坚守在大别山21年,保证了红旗不倒革命火种不灭。”
坚守大别山21年,有多少艰难,有多少考验,又有多少生死离别!
“刘名榜为何称为‘刘拐子’?是因为大别山的气候非常潮湿,他长期打游击、住山洞,导致双脚得了风湿变了形,常年都要拄着拐杖上山下山。”导游说,“正是在这种苦难与辉煌的历史中,形成了可贵的大别山精神。”
走出刘名榜故居,门前的莲,依然在风中挺立,它们一动不动,像是一名名将士,随时等待命令,准备出征。这时,我会想起余光中的诗句:“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意渐浓,莲花村的莲,会逐渐衰败、凋零,可是在我心中,一朵圣洁的莲花已悄然盛开,永不褪色。